主要从事纳米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调控,开发高性能、微型化纳米光电器件以支撑显示成像、防伪和信息存储等应用,聚焦微纳结构精准制备并结合表面等离子体光学原理探究光操控机制以应用于超分辨成像、新型光学器件等领域,以及基于电化学理论优化电极材料与电解液,开发高容量、长寿命新型储能电池以解决新能源存储关键问题。近年来,设计和搭建了世界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暗场、荧光和拉曼多功能显微光谱与成像系统;研发了无需激光激发、低成本的一次性单分子荧光模块;开发了纳米光学信息存储与加密技术,特别是动态光学加密技术,并应用于不可复制光学防伪标签;开发了基于人工智能和电脑视觉图像识别与验证技术,实现了不可复制防伪标签的智能手机验证。多次带领学生参加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2024 年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迄今已在国际著名 学术期刊《自然-通信》(IF=11.329,2 篇)、《德国应用化学》(IF=11.709,3 篇)、《先进 材料》(IF=18.960,2 篇)、《先进功能材料》(IF=11.382,1 篇)、《美国化学学会-纳米》 (IF=13.334,1 篇)等发各类表学术论文 90 余篇,被引 8000 余次,申请专利 10 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