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2025-05
王心晨/汪思波课题组原创性成果在JACS上发表
我院王心晨/汪思波课题组,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了题为“Activating lattice oxygen in perovskite ferrite for efficient and stable photothermal dry reforming of methane”的研究论文。在本文中,研究人员通过利用锰(Mn)取代钙钛矿铁氧体(LaFeO3)中的部分铁(Fe)位点(LaMnFeO)可以活化晶格氧(LOs),当使用Ru NPs修饰后的催化剂(Ru/LaMnFeO)时,其表现出优异的光热DRM活性和耐久性...
19
2025-05
王心晨/汪思波课题组在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耦合水氧化反应取得新进展
我院王心晨/汪思波课题组,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发表了题为“Synergistic Ru Species on Poly(heptazine imide) Enabling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CO2 Reduction with H2O Beyond 800 nm”的研究论文。在本文中,研究人员通过精准调控钌单原子(Ru SAs)与纳米颗粒(Ru NPs)在聚庚嗪酰亚胺(PHI)上的协同作用,助力催化剂实现超800 nm波长下的光催化CO2还原耦合H2O氧化反应。该工作强调了利用协同催...
13
2025-05
​我院宋秋玲教授课题组原创性成果在JACS上发表
 2025年5月10日,我院宋秋玲教授课题组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在线发表了题为“Zr-Catalyzed Assembly of 1,1,1-Triborylalkanes from Alkenes and HBpi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 Zr 的催化体系,实现了硼烷对烯烃的高区域选择性和化学选择性 1,1,1-三硼化反应。 在有机化学的广阔领域中,有机硼化合物凭借其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一直是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从有机合成的基础反应,到制...
12
2025-05
我院林子俺研究员课题组在功能性材料用于生物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近日,我院林子俺研究员课题组在功能性材料用于生物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成果以“A Self-Oxidizing o-Dihydroxybenzene-Base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Hydrogel with Broad-Spectrum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for Promoting Diabetic Wound Healing” 为题发表于材料类顶级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23年影响因子为19.0,JCR分区Q1)。《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是Wiley旗下材料类顶尖...
13
2024-07
我院林森教授课题组发表纯计算Angew Chem:机器学习辅助理解甲烷解离产物的溢流动态学
多相催化过程中的吸附物种溢流是一类重要的界面动态行为,是指在固体表面富集区(“活性位”)吸附或形成的活性物种在相同条件下动态迁移到另一个不吸附或不形成该物种的匮乏区(“惰性”载体)。目前,溢流效应已通过设计单原子合金(SAAs)催化剂得到有效利用,这些催化剂通常由金属载体(如Cu、Ag和Au)与原子分散的铂族金属(PGM,如Pd、Pt和Rh)组成。一方面,SAAs的掺杂金属原子具有较强的催化活性,能够有效活化惰性小分子;...
06
2024-05
我院陈发杰副教授论文再次登上 Nature Reviews Chemistry
2024年5月2日,我院陈发杰副教授应邀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Reviews Chemistry》(Q1,影响因子36)发表题为“Another side of side chains”的新闻与观点(“News & Views”)论文,对兰州大学许兆青课题组在天然多肽非对称装订领域的最新突破性进展进行了评述和展望。陈发杰副教授是福州大学首位在该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学者,本论文也是其近一个月来在该期刊发表的第2篇论文。本工作实现了福州大学首次以唯一作者、唯一通...
09
2024-04
我院宋秋玲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Chemistry(《自然化学》)在线发表
2024年4月8日,福州大学化学学院宋秋玲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Chemistry(《自然化学》)在线发表了题为“Copper-catalysed asymmetric hydroboration of alkenes with 1,2-benzazaborines to access chiral naphthalene isosteres”的研究论文,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苏婉兰为该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宋秋玲教授、杨凯副研究员和南方科技大学余沛源教授为通讯作者。生物电子等排体替代是药物发现的一种重要策略。萘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
05
2024-04
我院陈发杰副教授在 Nature Reviews Chemistry 上发表综述
2024年4月4日,我院陈发杰副教授联合复旦大学陈芬儿院士、福建中医药大学林婉真副教授在顶级期刊《Nature Reviews Chemistry》(Q1,影响因子36)上在线发表了题为“Non-symmetric stapling of native peptides”的重要综述。该论文介绍了天然多肽非对称装订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这一技术的突破对于新一代多肽药物的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这是福州大学首次在该期刊上以第一作者、第一单位发表论文。 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结合...
11
2024-01
我院宋秋玲教授课题组原创性成果在Nature Chemistry上发表
2024年1月5日,我院宋秋玲教授课题组在《自然化学》(Nature—Chemistry)在线发表了题为"Ni-catalyzed assembly of axially chiral alkenes from alkynyl tetracoordinate borons via 1,3-metallate shift"的研究论文,设计并报道了对映、区域和阻旋选择性良好的镍催化策略,通过炔基四配位硼的1,3-迁移构建一系列轴手性烯烃化合物。近些年来,由于四配位硼的独特性质,对其研究也越来越广泛。四配位硼化合物不仅是许多有机硼...
首页上页12345...7下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