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州大学化学学院柏松延教授课题组联合首尔国立大学Kisuk Kang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or Electrolytes and Interfaces in Rechargeable Batteries: from Liquid to Solid-State Systems”的综述论文。该综述围绕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在先进可充电电池中的应用展开,系统总结了其在液态、准固态到全固态电解质体系中的研究进展。
MOFs凭借其有机–无机杂化结构、高度可调的孔隙网络以及良好的机械强度,展现出优异的离子传导性能、电化学与化学稳定性,已成为应对当前电解质系统多重挑战的潜力材料平台。论文回顾了近十年来MOFs在电解质领域的发展脉络,从早期的离子导体应用,到MOF基功能化隔膜、锂金属负极界面调控材料,直至其作为新型准固态/固态离子导体的探索。作者总结并归纳了一系列关键的结构–功能设计原则,深入探讨了MOFs在离子选择性调控、离子迁移数提升、电极–电解质界面稳定性增强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同时,文章指出当前研究中仍存在诸多挑战,例如材料组成对稳定性影响机制尚不清晰、离子传输路径的理解仍有待深入,并据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研究策略和未来发展方向。该综述为MOFs在新一代电解质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与设计指导,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柏松延教授及首尔国立大学Kisuk Kang教授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福州大学化学学院博士研究生黄喆为第一作者。
论文信息:Z. Huang, J. Noh, S. Yu, Y. Zeng, X. Lin, S. Bai, K. Kang,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or Electrolytes and Interfaces in Rechargeable Batteries: from Liquid to Solid-State System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25,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502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