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苹

作者: 时间:2025-08-12 点击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仿生聚合物纳米杂化微萃取柱的离子液体限域构筑及在线富集藻毒素,2021-20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点击化学功能化POSS杂化整体柱电色谱新技术及抗生素肽残留分析,2014-2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功能化整体微萃取-毛细管电色谱电化学检测联用技术及超痕量酚类环境激素分析,2011-2013);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2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重要赤潮毒素的受体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研究,2004-2006);

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粮食中重金属污染快速检测技术与仪器的研发,2018-2020);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三维限域反应构建仿生杂化纳米聚合物富集柱用于超痕量微囊藻毒素分析,2022-2025);

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2010);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便携式纳米电化学生物传感快速检测系统研发及酚类内分泌干扰物分析应用,2011-2014);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仿生膜的神经贝毒电化学传感技术研究,2005-2008);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赤潮毒素的毛细管电色谱高效分离检测技术研究,2005-2007);

福建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重要神经活性生物胺的电化学及临床诊断应用研究,2002-2004)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Copyright © 2010-2025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