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王心晨教授团队组织编写的国家级教材出版发行

作者: 时间:2025-08-28 点击数:


日前,我院王心晨教授团队组织编写的《光催化简明教程》国家级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王心晨教授担任主编,林森教授、张金水教授担任副主编。

本书封面

光催化本质上是一个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交织的复杂过程,其研究涉及光化学、光物理、半导体物理、催化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原理和技术,因而是一门以化学和物理学为基础,以能源、环境和材料为应用领域的多学科交叉学科。我院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光催化领域具有多年教学和科研经验,为了给高年级本科生、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生和有志于从事光催化的研究者提供一个快速入门通道,组织编写了本教材,以使相关读者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光催化基础知识,并了解光催化研究的最新进展,为日后开展光催化创新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本书目录

本书包括光催化科学基础和光催化应用两大部分,共10章,循序渐进且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光催化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各章编者如下:林森王心晨(第一章)、萨百晟林森(第二章)、汪颖(第三章)、张金水王心晨(第四章)、刘锟隆张金水(第五章)、沈锦妮(第六章)、张子重(第七章)、丁开宁(第八章)、侯乙东阳灿(第九章)、成佳佳(第十章)。付贤智院士王绪绪教授对本教材编写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与铸魂工程,乃立德树人之本。本书可作为催化和光催化方向研究生必修课教材,也可作为化学、环境和材料等本科专业学生的选修课教材,还可作为有志从事光催化研究人员的自学参考书。本教材的出版,将激发化学学子对光催化领域的学习兴趣与科研热情,引导其未来不断探索创新,矢志为发展我国光催化事业贡献智慧与力量。同时,对推动新时代化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加速福州大学世界一流化学学科建设进程具有重要作用。我院定当秉持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持续为国家智慧教育与化学学科发展注入新动能。

主编和副主编简介:

王心晨,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从事太阳能光催化研究工作。迄今,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73计划”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0余项;在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390余篇,论文被他引9.5万余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9件;入选“2016-2024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以第一完成人获得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林森,福州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基础理论课题组组长,核生化灾害防护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入选爱思唯尔2023、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从事表界面催化机理与动力学理论研究,发表论文近200篇,近五年以通讯作者在Nat Catal、Nat Commun(3)、J Am Chem Soc(3)、Angew Chem Int Ed(8)等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所有论文被引16000余次,h指数58,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和内地-澳门国际合作项目1项,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1项,福建省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1项,入选福建省“雏鹰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福建省百千万工程人才。现任《AI for Materials》期刊共同主编,Springer Nature旗下《Discover Catalysis》期刊编委、《结构化学》青年编委。

张金水,福州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从事多相催化和高附加值化学品的研究,围绕催化剂的光吸收、电荷分离和表面反应等影响其效率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深入的研究,取得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迄今,共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包括J. Am. Chem. Soc.(5)、Angew. Chem. Int. Ed(16)、Adv. Mater.(5)、Nat. Commun.(2)等,他引共1.9万余次,H指数50。获授权发明专利13件,其中美国发明专利2件;多次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福建省百人计划,荣获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2015年度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四完成人);担任《物理化学学报》、《中国化学快报》青年编委。



Copyright © 2010-2025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