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锡科学讲座第001期:人工智能时代研究生教育的思考

作者: 时间:2025-09-09 点击数:

主讲题目人工智能时代研究生教育的思考

主讲嘉宾:陈晓东院士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主持人:钟羽武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院长

时间:2025-9-14下午14:00-17:30

地点:图书馆明德厅

组织单位:福州大学化学学院

主讲嘉宾简介:陈晓东教授,目前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杰出大学教授,担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教授,并兼任电气与电子工程、化学及医学教授。他同时担任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材料研究与工程研究所科学总监、Max Planck-NTU人工感知联合实验室主任、NTU柔性器件创新中心(iFLEX)主任。他于1999年在福州大学化学基地班完成本科学业,2002年获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硕士学位,2006年获德国明斯特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后在美国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自2009年起执教南洋理工大学,2016年晋升正教授。先后当选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和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是新加坡第三位两院院士。同时也是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陈晓东教授长期从事材料化学和表界面化学研究和教学,通过整合化学、材料科学、电子工程、力学、生物工程和数据科学在内的跨学科研究,在柔性生物电子和人工感知的研究中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在包括Nature, Nature Electronics, JACS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30余篇,引用4万余次,H因子105;并申请/授权专利60项。

讲座介绍: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科研与教育范式,为研究生培养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面对人机协同的新环境,我们亟需重新思考:研究生教育应确立怎样的目标?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塑造其核心素养与价值取向?本讲座将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研究生教育”这一主题,分享初步思考,以激发共同探讨。我们认为,教育理念应从传统知识传授转向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创新引领,并重点围绕三个维度构建能力:在方法上,敢于运用新工具、探索新路径,将AI深度融入科研实践;在思维上,勇于提问、敢于质疑,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活力;在协作中,主动打破学科壁垒,在交叉融合中寻求重大突破。最终目标是培养既能驾驭AI、又能超越其局限,具有广阔视野与创新能力,能够引领未来的科研人才。

Copyright © 2010-2025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