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化学专业简介
日期:2014-09-24 阅读次数: 作者: 来源:

    材料化学学科是以理论与实验紧密结合的方法,以“材料的制备、组成、结构与性能的基础及应用研究”为目标,从分子、原子、电子等多层次上研究材料的物化行为与规律,研究材料组成-结构-性能间的关系,设计、调控及制备具有特定性能的新材料。该学科既是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又是应用化学的一部分,是化学原理在材料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

    经过多年的建设,本学科已形成了以 “新型催化材料、光电功能材料、纳米材料与器件、先进材料的设计与模拟”四个紧密联系,又相互依托,互相促进的研究方向。通过开展新型催化材料、光电功能晶态材料、新能源材料、纳米功能材料与器件、环境友好材料、先进材料的计算与模拟等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深入揭示复杂固体材料体系的体相、纳米结构、表面立体结构、表面电子结构规律及其构效关系,总结“先进合成方法-特殊结构-功能特性-微观机理-应用与器件化”间的规律,指导高新技术材料的制备与开发应用。

1.新型催化材料

    围绕国家环境和能源的重大战略,以环境、能源和绿色合成催化研究为重点,集中力量解决催化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集中研发新型高效催化剂,发展低能耗、无污染、环境友好的新催化反应过程,力争在可见光光催化剂设计和光催化分子作用机理研究上有所突破,同时解决光催化技术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开拓光催化应用新领域;

2.光电功能材料

    结合量子理论计算和材料结构表征,研究光与材料相互作用的原理和规律,探讨光电功能材料的宏观性能起源,并基于晶体工程学与分子工程学,研究晶体微观基元、结构和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材料的分子设计和材料设计,发展新型激光、磁光、非线性光学、抗癌光敏剂等多种新型光电功能材料和技术。同时开展光电功能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推动新型光电功能材料的应用与产业化。

3. 纳米功能材料与器件

    利用纳米材料所具有的特殊表面、结构、功能上的特性,采用湿化学法、光激发合成等先进工艺,制备特殊结构、形貌、高比表面、多空纳米功能材料,并采用先进检测手段,研究其制备条件—结构调控—特异功能—应用效应间的关系,主要应用于气敏传感器、纳米生物传感器、纳米电介质材料等领域。

4. 先进材料的计算与模拟

    将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引入材料科学体系研究领域中,从更高的理论起点来认识材料在微观尺度上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能和规律,探讨固体材料的其化学组成(包括化学元素及其价态)、晶体结构(包括各种缺陷或者掺杂以及纳米尺寸的新型材料的结构)等与材料的性质(性能)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进行材料的设计与模拟,发展新材料。

 

学术带头人简介

学科带头人:付贤智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福州大学校长、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光催化研究所所长、国家环境光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并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化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福建省科协副主席、解放军总装备部防化技术专业组副组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学术兼职。 主要从事光催化功能材料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近十几年来付贤智教授针对光催化过程量子效率低和太阳能利用率低(只能利用紫外光)这两个重大难题极大地制约了光催化技术实际的科技应用问题,在光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光催化反应机理、光催化反应动力学和光催化反应器设计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研制出一系列新型、高效、可见光诱导的光催化剂,开发出提高光催化过程效率的多种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装置。承担并完成了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解决了光催化技术产业化实施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并将光催化技术应用成功地拓展到环保、建材、军工、电力等领域,研制开发了多项光催化产品及其工业生产技术并实现了产业化,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我国光催化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近年来,主持并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一批与军队、企业合作的应用研究项目,取得了丰硕的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成果:
        申请专利 33项(其中发明专利 26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已获授权 21项。在《J. Am. Chem. Soc.》、《Adv. Mater.》、《J. Catal.》、《Appl. Catal. B: Environ.》、《J. Phys. Chem. B》、《Environ. Sci. Technol.》、《Langmuir》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研究论文 165篇,其中被SCI收录151篇、被EI收录97篇,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学者的关注,论文被SCI检索他人引用920多次,多次应邀为国外专著撰写光催化研究综述文章,并应邀为《J. Am. Chem. Soc.》、《J. Catal.》、《J. Phys. Chem. B》、《Appl. Catal. B: Environ.》、《Environ. Sci. Technol.》等18家重要国际学术刊物审稿。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

 

学科带头人:王心晨教授

    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福州大学-德国马普胶体与界面研究所光催化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课题组长,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光催化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长期从事光催化功能材料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主持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基金项目。迄今共发表SCI论文120余篇,所有论文被SCI他引累计6000余次,通讯作者论文单篇最高引用800余次,H指数48;近五年在Nat. Mater.、 Nat. Commun.、 Adv. Mater.、Angew. Chem.、 JACS等国际知名期刊共发表SCI论文81篇,研究成果被Chem. Rev.、 Chem. Soc. Rev.等综述论文大篇幅引用,并被《Chemical& Engineering News》和《MRS Bulletin》等评选为研究亮点。有关氮化碳光催化的研究工作近五年被全世界30多个国家280余个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他引2500余次,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在国际学术会议作邀请报告8次,并应邀在《Angew. Chem. Int. Ed.》期刊发表作者简介(Author Profiles)。

 

学科带头人:李旦振教授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福州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福建省重点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材料物理与化学、光电材料和半导体器件物理研究,近几年来,主要从事半导体光催化功能材料、纳米光电材料和微结构半导体材料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过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福建省重大基础研究计划和福建省重大专项前期研究等十几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充分发挥其集半导体物理、光化学和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知识于一身的优势,利用光子技术、纳米技术和电子学技术解决材料、能源、资源环境等领域提出的应用和理论问题。特别在新型可见光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利用纳米组装技术合成光催化剂等领域,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在《Environ. Sci. Technol.》、《J. Phys. Chem. C.》、《Chem. Commun.》、《Inorganic Chemistry》、《New J. Chem.》、《J. Mater. Chem.》、《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物理化学学报》和《无机化学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70余篇学术论文,获4项国家发明专利。在光催化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方面的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中国石油与化工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福建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

学科带头人:陈建中教授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化学化工教学指导委员会化学类分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科教育委员会理事;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第四届《大学化学》编委,《中国大学教学》特约审稿人暨联络人。中国化学会和中国晶体学会会员,中国化学会晶体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福建省化学会副秘书长,《人工晶体学报》审稿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晶体材料的生长、结构与性能方面的研究,主要进行非线性光学晶体、X射线分光晶体、激光晶体和磁光晶体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了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火炬计划等科学研究项目,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和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在《J. Appl. Cryst.》、《J. Crystal Growth》、《人工晶体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有关科学研究论文近80多篇。

 

学科带头人:魏明灯教授

    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导,福州大学新能源材料研究所所长、福州大学理工学部委员、中科院新型薄膜太阳电池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国际期刊Scientific Reports(自然出版社)编委。1996年赴日本国立长崎大学留学,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在日本国立东北大学、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和日本学术振兴机构从事新能源领域的研究。2007年回国并建立福州大学新能源材料研究所,致力于新能源材料及其应用的研究。研究结果在Adv. Mater.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学术论文110多篇,他人引用约1800次,其中以福州大学为第一或通讯单位发表SCI论文80多篇。回国后承担了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基金(2项)和省重大等10多项有关太阳能电池和储能电池的课题,培养了博士后、博士和硕士20多名,其中洪振生博士为福州大学首次获得第七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并于2013年获得卢嘉锡优秀导师奖。

 

学科带头人:郑寿添教授

    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导。主要从事无机有机杂化晶态功能材料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973重大研究计划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众多科研项目,已在Chem. Soc. Rev,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等国际主流化学类期刊上发表SCI收录的论文150余 篇。ISI Web of Knowledge 检索显示论文共已被引4500 余次,个人的H指数为38。曾获2010年“中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011年福建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