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实验室”评选结果出炉!看看你上榜了没!
日期:2024-12-30 阅读次数: 作者: 来源:

化学学院“最美实验室”评选

实验室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研究生培养和学校学科建设的重要平台。为积极响应我校创建一流学风的号召,遵循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专题教育要求与规范,进一步提升我院师生的实验安全意识,挖掘优秀实验室在安全和团队建设方面的典范。福州大学化学学院研究生会于12月举办了第六届“最美实验室”评选活动。

本次活动经过线上报名、评审打分、实地考察等环节,综合课题组学业成绩、期刊发文量等方面进行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以及优秀奖四名,获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

唐点平老师课题组

二等奖

谢在来老师课题组   汤儆老师课题组

三等奖

付凤富老师课题组   郭良洽老师课题组

黄淑萍老师课题组

优秀奖

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嘉锡楼947实验室

科技园北415实验室  科技园南614实验室

科技园南603实验室

风采展示

一等奖

5号楼408实验室 导师:唐点平

5号楼408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围绕免疫分析中捕获抗体的固定方法、信标抗体的标记策略和固定载体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构建多种新型免疫分析信号放大策略。在实验学习中,老师认真辅导,以身作则,树立了同学们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培养了同学们自立自主、勇于创新的科研能力;在生活中,老师对同学们关怀备至,将实验室构建成为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团结一致;在环境卫生保持方面,实验室同学们每天准时值日,定时进行大扫除,保证实验室的整洁;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规范操作,注重细节,定时检查实验仪器,共同构建一个安全整洁的实验环境。

二等奖

6号楼218实验室 导师:谢在来

6号楼218实验室作为化学学院具有特色的先进碳材料催化重点实验室,开展了一系列有关气相催化,液相催化和电催化等课题。在实验室中,课题组成员的一切操作都是以安全第一为宗旨,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解决,同门之间也时常叮嘱实验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除此之外,我们实验室崇尚“快乐实验”,毕竟心情愉悦才有高质量的产出。

5号楼423实验室 导师:汤儆

5号楼423实验室主要研究领域为扫描探针显微镜、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升温电化学、光电催化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研究特长为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合成及其光电催化方面的研究。课题组在安全卫生、设备、药品、化学实验等各方面建立了科学规范的运行和管理制度。实验室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场所,更是每位学子独特精神的港湾,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意的天地。这里既是知识的殿堂,也是温馨、包容和创新的港湾。科研之余,我们还定期组织团建活动,例如集体出游,组员庆生等。


三等奖

6号楼426实验室 导师:付凤富

 

6号楼426实验室隶属于福州大学食品安全与生物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有导师2名(付凤富老师与林悦老师),在读硕士生9名、博士生1名,主要从事食品安全分析、污染物毒理分析、环境分析化学和大气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两位导师为每位学生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同时,实验室成员之间也保持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无论是学术问题还是生活琐事,大家都会共同探讨并携手解决。实验室每月定期召开组会,并组织特色团建活动,例如爬山、聚餐等,以增进成员间的感情,营造和谐的研究氛围。

5号楼518实验室 导师:郭良洽

5号楼518实验室科研氛围浓厚,先后发表数篇SCI。实验室同学热爱科研,学习成绩优异,有多位保研、直博同学,实验过程中认真、严谨,人均两到三篇文章。此外,实验室同学在各方面都表现优秀,如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篮球赛冠军等荣誉。实验室干净整洁,每天安排值日打扫卫生,每月大扫除,曾在2019年、2023年获得过“最美实验室”。导师郭老师对同学要求严格,同时认真负责。实验室平时互帮互助,氛围轻松欢快,每年几次团建,因为我们相信,好的实验室氛围才能做出好的科研!

6号楼320实验室 导师:黄淑萍

6号楼320实验室专注于计算化学研究,致力于利用计算方法探索化学反应和材料性质。实验室内的氛围轻松融洽,成员们如同“程序员”般,每天沉浸在投任务和数据分析的工作中。为了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大家每周轮流打扫卫生,增强了团队的合作精神和责任感。实验室不仅是科研的场所,更是一个分享知识、互相学习的大家庭。通过定期的讨论和交流,成员们不断激发灵感,推动研究的进展,为计算化学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中,实验室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爱护实验室是每位研究生的责任和义务。一个安全、整洁的实验环境不仅提升了大家的学习效率,也促进了课题组成员间的沟通与合作,营造出良好的科研氛围。希望各实验室能借此次“最美实验室”活动,进一步加强建设,提升整洁度,弥补短板,增强安全管理意识,共同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和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