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引航,见证成长
为搭建朋辈交流平台
发挥优秀朋辈的榜样力量
化学学院特别策划
《师兄师姐有“化”说》系列推送
这一期,我们有幸访谈到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复旦大学直博生
嘉锡化学拔尖班金乐怡
她以专注为尺,丈量每一寸光阴
用高效与从容编织精彩的本科画卷
在探索与担当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让我们走进她的故事
领略她步履坚实、心向璀璨的青春风采
个人介绍
金乐怡,福州大学化学学院2021级本科生,嘉锡化学拔尖班班长。本科期间前三年累计绩点3.79,排名1/23,连续六次获校综合奖学金一等奖,连续三年获校五四评优。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获得推免资格,将赴复旦大学化学系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曾获2023-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福建省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福州大学“三好学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星级志愿者”等荣誉。参与国家级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并顺利结题,志愿服务时长累计114.5小时。
专业筑基:专注当下,行稳致远
“清楚‘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是我的效率秘诀。”初入福大,化学学院浓厚的学术氛围便点燃了金乐怡的求知热情。她将这份热情转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在专业学习上精益求精。
面对繁重的课业,她并非依靠期末突击,而是将压力拆解到日常。“平日的积累给了我不需临时抱佛脚的底气。”她擅长抓住课堂重点,高效利用碎片时间,形成了一套井井有条的时间管理法则。正是这份专注当下、扎实沉淀的态度,让她连续三年保持专业第一的优异成绩,叩开复旦大学直博的大门。
科研探索:勇于实践,淬炼成长
学术理想的种子,在大一下学期加入导师课题组后开始萌芽。通过积极参与组会讨论,金乐怡快速触摸到化学研究的前沿脉搏,逻辑思维与实践能力在科研的沃土中不断生长。
她深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积极投身国家级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等各种科研实践。在实验室里,她锤炼实验技能,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深刻感悟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之美。这段从青涩内敛走向自信成熟的科研实践之旅,让她收获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锻造了从容不迫的心态。
实践担当:凝聚微光,温暖同行
谈到学生工作,金乐怡认为,“我在担任班长的几年时间里收获了难忘的回忆和珍贵的友谊。”每当想到自己和班委、同学们凝聚在一起,共同进步,她总会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满足。
她积极向上,乐于助人,勇于奉献,秉持着“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信念,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活动,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达到114.5小时,被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获得2023年度“星级志愿者”的荣誉称号,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在未来的日子里,她也会像现在这样,以稳定、自信的姿态继续努力,勇往直前,展现嘉锡学子的风采。
心路感悟:向内探索,向外生长
回顾本科四年,金乐怡认为最大的收获在于内在的蜕变:这四年的学习生涯让我学会了要建立自我认知标准,不盲从,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要提升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能在信息洪流中抽丝剥茧,形成自主见解;同时要学会重新定义与他人的关系,在合作与竞争中相互启发、共同成长。她坦言,“自己并非执着于长远宏图,而是专注于让当下的每件事扎实落地。”正是这份对“过程”的专注与耕耘,悄然凝结成她应对挑战的底气。
嘉锡青年有“化”问
Q:学姐是怎样平衡学习、科研与生活的呢?压力大时是怎样放松的?
A:让学习、科研、生活三方面都“完美平衡”,对我来说也很难。我的做法是:根据阶段任务动态调整重心,确保核心事情能够高效推进——想清楚再动手,动手就不磨蹭。压力大的时候,我会想立刻换个环境!去街头巷尾找点好吃的,逛街买新衣服,或者就简单地买杯新饮料尝鲜,这些小确幸能快速帮我“重启”。
Q:学姐既获得了保研名额又拿到了国奖,在这两方面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吗?
A:这两者看似是结果,但其实背后有着内在一致性。我的方法核心是:不执着于长远规划的结果,而是专注让当下的每件事扎实落地。比如学好每一门课,做好手头的实验,认真准备每一次讨论。专注任务本身的质量,而非预设结果。一段时间后回看,会发现正是这些不经意的投入,水到渠成地转化为关键节点的竞争力。
另外,我也很感谢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301与分子催化与原位表征研究所的成佳佳老师、谭理老师以及师兄师姐们,你们的帮助让我在科研道路上少走了许多弯路。
学姐寄语
把一切交给自己和时间!专注当下,扎实走好每一步,时间自会给出最好的答案。不必过分焦虑远方,你为此刻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在悄然塑造着你未来的模样。保持内心的节奏,勇敢探索,你们终将在属于自己的领域里闪闪发光。
专注沉淀,静待花开
她的故事
是一首关于高效、担当
与自我探索的青春诗篇
感谢金乐怡学姐的分享!
愿每一位嘉锡学子
如她一般
心怀热忱,步履从容
在求知路上步履不停
在人生途中收获丰盈
在时光的缝隙里
追寻属于自己的璀璨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