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兄师姐有“化”说——张璇:眼明心亮,永怀希望,成为自律、独立、充满热爱的人
日期:2024-07-03 阅读次数: 作者: 来源: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风吹盛夏,心怀炽热2024年毕业季已然到来为搭建朋辈交流平台发挥优秀朋辈的榜样力量化学学院特别策划《师兄师姐有“化”说》系列推送这一期,我们有幸访谈到投身科研、全面发展的博士研究生张璇在光影与书香的世界里有你的满腔热忱有你的理想追求让我们跟随她的脚步听听她追寻梦想的故事

人物介绍

张璇,中共党员,化学学院2020级分析化学专业博士生,曾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福州大学博士新生特等、硕士中期二等、硕士新生一等校级以上奖学金4次。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一作身份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Nano Letters、ACS Nano等SCI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9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从临床需求出发,学以致用,作为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投身国产医疗器械研发,项目荣获双创类赛事校级以上奖项6项(其中“互联网+”国赛铜奖1项)。获评福州大学优秀毕业生、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

严谨求实,勇敢追梦

Q学姐研究生期间选择的是哪个研究方向?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方向呢?

张璇:我在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方向是不对称纳米探针在活体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的应用,这也是一个交叉集成了化学、医学、材料学、生物学、光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的新兴研究方向。关于科研方向的选择,首先还是要感谢我的导师宋继彬研究员的言传身教与悉心指导,也是导师带领我走进了科研的大门。带着对研究生生活的好奇与憧憬,我慢慢开始接触科研,了解科研。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战略,致力“健康中国”建设,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我选择围绕“活体成像分析”这一前沿研究方向进行探索。目前疾病的诊断尤其是疾病相关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多依赖于体外检测,活体成像通过使用探针为在活体层面诊断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依托于食品安全与生物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导师宋继彬研究员的悉心指导下,针对临床疾病诊断方式具有侵袭性、创伤性,灵敏度低,难以实时动态可视化监测疾病进展等痛点,我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对称结构的疾病相关标志物刺激响应型分子影像探针,实现了对活体癌症、炎症等疾病的无创、高灵敏度、实时、精准诊断。相关成果发表于Angew等权威期刊。


Q大学期间有担任什么职位吗?有什么工作经验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吗?学姐又是如何权衡工作与学习的呢?

张璇:在学生工作方面,本科期间我连续四年担任班级副班长,带领班级荣获“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同时,我在学院学生会和艺术团均有学生干部任职,多次主持学院迎新晚会等。对于班级中的学习生活,我会尽最大努力帮助同学们解决疑难问题,也会定期联合其它班委组织活动联系同学感情,以期在团结互助的氛围中和大家共同进步。在我看来,做好学生工作最重要的是建立良好的团队关系,无论是学生会、社团还是其他学生组织,团队的力量都是不可忽视的。建立良好的团队关系,不仅能促进成员间的合作与信任,还能够提升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

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后,我也逐渐认识到,搞学问不是一件快的事情,不能急功近利,需要沉下心来下功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博士期间,我作为创新创业项目《披金斩疾》的负责人,带队参加了第七届和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协作摘得国赛铜奖、省赛金奖等多项荣誉。我想均衡工作和学习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设定明确的目标,二是确定优先级,明确哪些任务或学习项目是最重要的,并制定时间管理计划,三是要避免过度工作或学习,保证充足的休息和恢复时间,提高效率。


奋斗不辍,厚积薄发

Q学姐在求学期间有遇到什么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张璇:读研这一趟旅程的意义,我将它归纳为在追求热爱中不断成长。在研究生求学期间,我犹记得阳光楼里纳米探针合成、仪器测试、数据处理的一个个平淡无奇的日夜,也感受过无数次因为实验失败而产生的痛苦和迷惘。但那些无法把你打倒的,终将使你更加强大。作为一名福大化学人,筚路蓝缕亦无畏,材料制备失败我就查阅相关文献,调节实验条件,批量尝试系列方案;和导师同门沟通交流,找寻失败的原因并挖掘潜在的成功条件,坚持就是胜利,也终迎来了成功的欢呼。

我深知,任何有价值的事情都不是轻轻松松能实现的,是一次次跌倒碰壁后爬起来咬牙前行。科研之路任重而道远,但只要全身心地投入,科研成果总能在曲折中不断进步!

Q学姐可以与我们分享以下读博的收获吗?又是如何调节心态的呢?

张璇:博士生涯,是一趟探索与发现的旅程,凝结了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积累了扎实的专业基础,更培养了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

但博士期间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压力,年龄压力、生活压力、导师压力、同辈压力、学术压力、恋爱压力等等,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始终相信自己,坚信自己是有价值的,不要自我否定,当你觉得很痛苦很难熬的时候,可能正在经历“黎明前的黑暗”。

对于心态的调节,我觉得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就我个人而言,我会选择戴上耳机,听着音乐在操场上慢跑五公里,通过运动的方式释放自己的压力。美食也是能治愈我的一剂良方。我深知,读博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健康是最重要的,我也相信,时间、耐心和毅力会让我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总结近几年的科研生活,我有几点体会:第一,应遵循自己的研究兴趣,积极寻求与导师充分交流沟通的机会,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第二,阅读本学科领域具有权威性的顶级期刊的最新文献,了解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的发表的框架、行文思路等,并不断尝试自己撰写和修改论文;第三,关注学术公众号等,充分获取本学科的学术信息,拓宽视野、增长见识;第四,不要闭门造车,积极与同门、不同研究背景的学者们交流,思维碰撞才能激荡出智慧火花,团结协作才有利于提高效率,推进科研进程;第五,坚持,行百里者半九十,确立好合理可行的目标并为之不断努力,不轻言放弃。


云程发轫,万里可期

Q如何合理安排学习与娱乐时间呢?平常有哪些娱乐活动?

张璇:研究生期间生活相对单调,科研人的日常就是“文献阅读、科研实验、数据处理、论文写作”,短短十六个字,却往往对应着一年甚至几年的实验周期。但我觉得这并不是意味着不向上生长,反而是像沙漠中的树一样,深深地向下扎根。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也正是这些积累我们终有一日会迎来属于自己的累累硕果。对于学习和生活,要保持好自己的节奏,不轻易受到周围人的干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列To do list也是让我能高效完成各项任务的关键,把待办事项分为今天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如果今天仅作这一件事情也会感到非常满足);今天第二重要的两件事(完成这些事能让今天变得更加充实);额外/突发事项(完成上述两项后仍有时间可以做的事情)。每完成一项,试着打上一个勾或者将它从日程本上划掉,会让我觉得充满幸福感,原来今天做了这么多事。

当然,学习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低头搞科研也并不妨碍我们抬头仰望星空。参加学术会议增长见识、带队参加比赛走向社会,拥抱世界、和家人视频通话、和朋友聚餐,都是我能够短暂从枯燥乏味生涯中跳脱出来的放松时刻。我最喜欢的还是一个人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来一场说走就走的city walk,体验街头巷尾的不同风情,享受当下的轻松愉悦,总能让我卸下科研带来的沉重压力,轻装上阵,收拾好心情,更好地前行。

对师弟师妹的寄语:

“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艰难的时光,它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尽管我们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小事未能如愿而烦恼忧愁,但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我们的坚韧和勇气。这些打磨的过程也让我们学会修身养性和无惧未来,学会如何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学会如何在困境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心若有之向往,何畏道阻且长。

愿我们,眼明心亮,永怀希望,成为自律、独立、充满热的人!

对母校的寄语:

感谢母校和导师的培养,五年半的福大经历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明德至诚,博学远志”,我也将不忘福大校训,在未来继续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更饱满的生活热情,更坚定的理想信念,向充满未知的未来以破竹之势飞驰而去,立志为祖国的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葱岁月,灼灼芳华祥风即长,扬波远航感谢张璇学姐的分享!夏日的帷幕渐渐拉开毕业的钟声悠悠敲响走过青涩的序幕迎来热烈的绽放到达圆满的尾声愿前路一片光明再相逢依然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