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仿生多尺度孔道系统
日期:2022-09-11 阅读次数: 作者: 来源:

报  告  人: 侯旭 厦门大学

报告地点: 化学学院嘉锡楼413

报告题目: 仿生多尺度孔道系统

报告人:  侯旭  厦门大学

报告时间:2022914  上9:30-11:30

地点:化学学院嘉锡楼413


报告内容简介

向自然学习是新材料和新体系发展的永恒主题,通过生物材料微纳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特别是界面仿生为设计制备复合功能材料带来全新思路。在微尺度孔道系统研究中,受肺泡启发,我们孕育了“液体门控机制”,并逐步将液体门控技术的概念与理论发展具体成形。建立应力响应液体门控膜系统,应用于恒压环境下多相流体动态膜分离的新方法;提出了偶极诱导和手性识别响应液门的新机制,建立液体门控物质检测的新理论,发展了一种无电可视化物质检测全新方法,该法操作简单并可微型化使用,可应用于不同污染物快速便携式微量检测;基于液体门控技术提出液-液界面减阻核心机理,实现了在乳化过程中有效降低液体分散时的阻力,为乳化行业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在纳米尺度孔道系统研究中,受细胞中离子通道的启发,我们构筑了多种智能化学响应的静态和动态纳米孔道系统,开展了其在物质检测、海水淡化等应用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Hou X.* et al. PNAS, 2022, 119: e2206462119.

[2] Hou X.* et al. Adv. Mater., 2022, 34: 2107327.

[3] Hou X.* et al. Nat. Commun., 2022, 13: 1906.

[4] Hou X.* et al. Science, 2021, 373: 628-629.

[5] Hou X.* et al. Sci. Adv., 2020, 6: eabb4700.

[6] Hou X.* Natl. Sci. Rev., 2020, 7: 9.

[7] Hou X.* et al. Adv. Mater., 2019, 31: 1805130.

[8] Hou X.* et al. Angew Chem. Int. Ed., 2019, 58: 3967.

[9] Hou X.* et al. Sci. Adv., 2018, 4: eaao6724.

[10] Hou X. et al. Nature, 2015, 519: 70.


报告人简介

侯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项目负责人、厦门大学电化学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厦门大学仿生多尺度孔道课题组组长、闽江科学传播学者(首批)等。致力于仿生新概念孔道膜材料交叉领域的研究,提出“液体门控”的原创概念,并引领液体门控技术的全球发展。近五年,以唯一通讯作者在Nature, Science, PNAS, National Science Review等专业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作为牵头客座编辑负责Advanced Materials, Small和《应用化学》的专刊;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20余项。目前,作为主编出版了2本学术著作(Springer, ISBN 978-3-642-38049-5CRC PRESS, ISBN 978-1-4987-2248-3)。由于该系列研究工作的先进性和原创性,“液体门控技术”与人工智能、核糖核酸疫苗等入选了2020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全球“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其中仅有两项由中国科学家提出并引领。官方指出“液体门控技术提高传统膜系统的普适性,这对膜科学与技术、微流控等多个交叉学科的发展带来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中国化学会,2020-10-23)。2021年,IUPAC官方邀请申请人对液体门控进行展望,并收录到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的专辑(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2021, 93, 1353)。曾获全国创新争先奖个人奖状、被国际膜科学专业期刊Membranes授予“Membranes 2021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年度唯一,首位华人获奖者)、国际水协会-首创“水星奖”科学创新类-金奖(年度唯一)、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等荣誉,并入选了中国胶体与界面化学优秀青年学者奖、国际微系统与纳米工程峰会优秀青年科学家、美国化学会工业与工程化学研究全球有影响力青年学者和SciFinder化学领域未来领袖等。2019年,被IUPAC遴选代表中国,作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元素代言人,也曾受邀作为央视CCTV-10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科学公开课的主讲人。目前,他担任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副主编、Cell 旗下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 杂志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仿生材料化学委员会委员、国际仿生工程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