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象 2019/6/23 19:54:15 转发锦鲤是我们的天性
日期:2019-06-02 阅读次数: 作者: 来源:

热爱转发锦鲤,不仅是平衡不确定性的需要,更是我们的天性。
人类的大脑其实是一台电脑,需要形成各种固定的观念来快速处理信息、迅速形成决策,就像电脑有很多固定程序一样,用于分辨各种输入的信息,并迅速“RUN”出结果。
为了便于理解,笔者简单地把观念的形成,归结为三方面因素:一是经验,二是实证,三是推理,比如:
人类最多活100多岁,这是现代经验形成的观念,但古代不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今后也不一定;
地球围着太阳转,这是实证观测到的规律形成的观念,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但推理就不一样了,比如“有没有外星人?”,人类既没有可靠经验可循,也没有实践的科学观察结果,只有通过非常有限的信息碎片来进行逻辑推测,推出来的结果谁也不能保证是否正确。
可如果掌握的信息量更少呢?怎么推?于是各种天马行空的解释就出来了,而这些解释也许不是推理了,甚至可以叫想象了,当想象越是天马行空,就越靠近迷信。
还没有掌握异种电荷、对流云层、弧光放电这些信息的古人遇到电闪雷鸣,在无知和恐惧的作用下,就只能想象出雷神电母等神灵,否则就无法“缓解未知所带来的焦虑”。
其实不只人有这种特点,很多动物也有。因为基因这个预装系统更新的非常慢,没法完全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作为一个补充,大脑会自己从事实中总结出一些模式。
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是最早研究动物迷信行为的科学家。他把8只饥饿的鸽子放在独立的箱子里,然后无论鸽子有什么行为,都每15秒给它们提供一次食物。
一段时间之后,8只鸽子有6只都摸索出了“确定的规律”。有的鸽子会假装啄食吃;有的会向上顶,好像在触摸一个不存在的开关;有的会左右摇摆,像是跳一种舞。还真别嘲笑这些鸽子,因为人的表现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斯金纳的同事就对人做过相似的实验。给26个本科生每人左右两个按钮,让他们在亮黄灯的时候按其中之一。得分就会亮起绿灯,直到得分到100时结束。
其实,得分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按右键。只不过,按下右键30秒之后,才会显示得分。于是被蒙在鼓里的学生们,大部分也形成了自己的迷信,在左右键之间反复横跳,花式摇摆。
既然大脑这么“确定性”,为什么不能做得聪明点,大脑这么“笨”也有它的道理。
一种是“没头脑”祖先,管他三七二十一,先最快时间爬上树保证安全;另一种是“不高兴”祖先,不愿意像惊弓之鸟似的,一定要先等等先看看,“让子弹先飞一会儿”。
如果这只是风吹草动而已的话,两种祖先都能存活。可如果真是猛兽来了,决定先等等的“不高兴”祖先的就悲剧了。
长久流传,物竞天择,等到“不高兴”祖先的基因全变成了猛兽肚子里的营养物质时,剩下的就都是“没头脑”祖先的子孙了——就是我们。
所以说,捕风捉影不是我们的错,是“没头脑”祖先遗传的保护机制,相信一些不靠谱的说法也没毛病。万一蒙中了一次,这一次能救你的命,那从进化策略的角度看,这操作绝对不亏。
长期的进化让人类可以在不消耗任何脑力的情况下,靠直觉就做出因果判断。连猴子都知道,如果在笼子里踩踏板能掉香蕉,他就会一直踩,虽然可能只是实验员在丢香蕉。因此,相信转发和实现愿望之间有因果关系,早就埋在了人的直觉里。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的祖先正在嬉戏,突然听见响动,这时,祖先们在最短时间内应该做出什么决策呢?
更何况,只要你不把所有宝都压在锦鲤身上,转转锦鲤真的对你有帮助,因为至少能“缓解未知所带来的焦虑”——其实就是安慰剂。
在烦恼时刷到一条“转发就能带来好运”的朋友圈,就如同在沙漠里看到了绿洲,尽管知道也许转发这个“海市蜃楼”,还是无法解决任何问题,但是却能缓解心中的焦虑不安。
由此可见,“转发锦鲤”这个词的重点不在这条“锦鲤”,而是转发这些事物后,带给我们的安心感。

这就是网络安慰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