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号)催化不对称的有机光化学反应
日期:2025-04-03 阅读次数: 作者: 来源:

报  告  人: 肖文精,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

报告时间: 2025-04-07上午10:00~下午12:00

报告地点: 科技园一楼报告厅

组织单位: 有机合成与功能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主讲嘉宾简介:

 

肖文精,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院长,武汉光化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农药化学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1984年和1990年在华中师范大学分别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0年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2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2月至20038月在美国Materia, Inc.任研究科学家。20039月至今在华中师大化学学院工作。长期从事光化学合成、自由基化学以及不对称催化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均相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移机制脱质子光致电子转移策略,发展了多种可见光诱导的可控自由基反应,实现了多种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杂环化合物的高效高选择性合成。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他引28500多次,H-index 92,连续多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目前担任《中国科学:化学》、《化学学报》、《有机化学》、《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中、英文版)》、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ChemPhotoChemAdv. Synth. Catal.Chin. J. Chem.等杂志的国际顾问、编委;是中国化学会会士、理事;中国化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有机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磷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手性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感光学会光化学与光生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光催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荣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199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5)、国务院政府津贴(2008)、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导师(2013)、药明康德生命化学奖(2013)、Asian Core Program Lectureship Award2014)、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3, 2017)等奖项。

 

讲座介绍:

近年来,光催化反应发掘了催化活化的潜力,使其不局限于原有的基态反应活性,这为不对称催化提供了新的反应途径。这种激发态催化具有环保,经济且可持续的优点,同时为构建化学键提供了新的思路。尽管有机光催化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不对称光催化反应的开发仍然是有机合成中的重大挑战,其困难源于自由基或自由基离子中间体较高的内在反应活性,较低的反应能垒以及如何克服高速率外消旋背景反应。
   近年来,我们围绕可见光诱导的催化不对称反应开展了一点粗浅的工作。首先,通过结合光氧化还原催化与手性小分子催化、过渡金属催化或者Lewis酸催化的优势,发展了催化不对称的亚胺的1,2-加成反应、alpha,beta-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1,4-加成以及类格氏反应;第二,设计并合成了一类具有光敏作用的手性Box配体,成功实现了1,3-羰基化合物的不对称氧化,并以此作为关键步骤合成了手性杀虫剂茚虫威;第三,利用重氮酮在可见光照射下通过Wolff重排原位生成烯酮中间体的特点,发展了一系列可见光促进的金属稳定偶极子与烯酮的环化反应。通过该反应,高效高选择性地合成5-10元杂环化合物。